转眼间就到初六,也是春节放假的最后一天,岁月又将翻开新的一页。在2019年的春节离我们渐行渐远之时,记忆中春节的点滴又浮现在眼前,怎么也挥之不去,索性就写点关于春节的文字。
记忆中从农历腊月二十三开始就有着浓浓的年味了。二十三是小年,家家开始做送灶粑粑。继这之后,家家户户为过年而紧张忙碌起来。做小吃的做小吃,打年货的打年货。母亲喜欢做圆子和小杂。我最爱吃母亲做的米粉圆子,母亲一做就做一大篮子,米粉圆子溢出八角和大蒜的清香,特别有诱惑力,吃在嘴里既糯又香,还有嚼劲。母亲做的小杂也是酥脆可口,格外好吃。每当母亲做小吃的时候,我都紧随左右,帮母亲打打下手,烧烧火。
腊月二十五六开始,集镇上就异常热闹。各类商品琳琅满目,画子、春联、鞭炮应有尽有,烘托出春节的喜庆氛围。街上人头攒动,大家都忙着备年货。家里也开始杀年猪。猪开膛破肚前先放鞭炮。鞭炮一响,村里买肉的人都纷纷前来,肉都是事先预定好的。猪杀了,把大部分肉卖掉,一般只留下猪头、猪脚、猪大肠、猪心肺等。记忆中母亲做的杀猪汤特别的好吃。杀猪汤里有瘦肉、猪肝、猪心肺。母亲把每个品种都切成大块,放在大锅里,放上水煮熟后,一家人都迫不及待的饕餮一顿,好好的解解馋。过年对母亲而言是最累的。猪肉打理好,母亲开始灌香肠。灌香肠也是个细活,急不得。首先得把肉剁碎成泥,准备好香料如大葱、辣椒粉、食盐等搅拌均匀后,母亲找一个空瓶,把瓶打碎,把瓶子口留下,洗净后裹上事先准备好的小肠,然后就慢慢的把肉灌进肠子里,用麻线系好,放在太阳下晾晒或风干后,在大锅里蒸熟,吃着满嘴流油,感觉生活都是甜的。大年三十那天,母亲把事先腌制好的咸肉、咸鹅或咸鸭放在一口大锅内煮熟,那种香味在厨房里弥漫,闻着口水直往肚里咽。
“万物迎春送残腊,一年结局在今宵。”大年三十的上午家家忙着贴春联,贴画子,还把家门前的果树都贴了红纸,一些大型农具如犁耙、水车上也贴上红纸,还有鸡笼、猪圈的门上贴上六畜兴旺,稻仓上贴上五谷丰登,预示着新的一年顺顺利利、风调雨顺。过年把墙上的旧画子换掉,重新贴上新画子,预示着新的一年,新的开始。过年对孩子们来讲是最渴望不过的了,因为这天有新衣服穿,有压岁钱,还有许多好吃的。孩子们换上新衣服后,然后开始吃年夜饭。三十晚也是最热闹的时候,到处都是鞭炮声,震耳欲聋,经久不息。现在虽然禁放烟花炮竹,但是还是放的厉害。年夜饭都吃的早,吃过饭后串门的串门、打牌的打牌,是张家一群、李家一伙,好不热闹。
在记忆中,尽管家里再穷,过年鱼是必须买的,意味着年年有余。煮熟的鱼是不能吃的,大年三十烧一碗鱼一直能留到插田才舍得吃,吃在嘴里,已没有什么鱼味了,鱼已经变质了。整个正月,都是农闲季节,农民们都在家里过年。亲戚间你来我往,相互吃着春酒,好不热闹。过年贴门神的、唱门歌的、要饭的也是络绎不绝,他们挨家挨户的跑,每家给上三角、五角不等。
过了二月二,年味就淡下来了。农民们开始了一年的春耕准备,将在春天的田野上播种新的希望!
记于2月10日晚
TAG标签:
【审核人:雨祺】